淘宝在2025年4月底做了一次挺大的调整,把原来的“小时达”升级成了“淘宝闪购”,直接放到了App首页的一级入口。刚开始只在50个城市上线,到5月6日就推向了全国。这个时间点选得很巧妙——当时京东对商家的免佣政策刚好结束,消费者补贴也在收缩,淘宝趁机入场,联合饿了么砸下大额补贴,比如免单红包、大额满减券,主打的就是“低价+30分钟达”的组合拳。
【惠利星球】公---电商购物省钱小能手
效果确实挺快就显现了。短短两个月,淘宝闪购的订单量一路猛涨:5月底冲到4000万单,6月底到6000万单,7月5日那天直接飙到8000万单的高峰。其中非餐饮订单尤其亮眼,从最初的200多万单一下子涨到1300万单,翻了6倍。这背后,一方面是淘宝10亿用户的流量基础在支撑,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阿里内部整合了饿了么的配送和盒马的供应链资源。
不过热闹归热闹,挑战也实实在在跟着来了。最明显的问题是运力跟不上订单暴涨的速度。7月5日那天爆单,饿了么所有骑手全员出动,连盒马的运力都被调来支援,但依然捉襟见肘。不少用户抱怨配送时间从半小时拖到一个多小时,甚至有些单子一直卡在“召唤骑手”的状态,根本送不出来。运力差距摆在那儿:饿了么目前全职骑手约20万人,而美团有80万全职骑手,是它的4倍。这还没算上美团旗下还有两个大的聚合平台麦芽田和青云,运力壁垒相当高。
商家这边压力也不小。大型连锁店单量翻倍,但补贴成本分摊后利润反而被稀释;小商家更被动,有的不得不减分量控制成本,有些干脆暂时关店避风头。骑手虽然单量涨了50%,但收入远没翻倍,平台这轮补贴集中在消费者端,骑手端基本靠“跑单堆量”硬撑。更让人无奈的是浪费现象——门店打烊后成堆未开封奶茶被丢弃,用户为薅羊毛超量点单,冰箱塞满喝不完的饮料。
淘宝闪购的入场,把原本美团和京东的“双雄局”变成了“三国杀”。美团靠700万骑手和98%的准时率守着护城河,但高额补贴正拉低利润,骑手社保也推高了配送成本。京东则打出差异化策略:零佣金+骑手全社保,复用京东物流闲置运力,主攻高客单价3C产品,但为此预亏300亿。淘宝闪购的破局点在于生态协同——背靠淘宝4亿月活和支付宝10亿用户,尤其在非餐品类上能联动直播、门店优惠和快速退换,比如你在旗舰店直播间领券,闪购下单1小时收货,试穿不合适当场就能退。
这场混战远未到终局。商务部预测2027年即时零售规模将破5万亿,这么大一块蛋糕,谁都想多切一块。但补贴不可能永远烧下去,未来胜负手可能在三个方向:**技术提效**(比如美团测试无人配送、阿里用超算优化路径)、**生态协同**(打通淘天流量-饿了么履约-盒马供应链),以及**平衡各方利益**——让商家有利润、骑手增收入、消费者理性下单,避免资源浪费。这场由一杯免费奶茶点燃的大战,最终要回答的或许是:当“万物半小时到家”成了习惯,我们得到的真是便利,还是被速度绑架的生活?#淘宝闪购 #淘宝外卖
原文链接:https://www.xcwwx.com/tb/485.html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