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之《无常》

《朝花夕拾》之《无常》

1.写作背景

本文最初发表于1926年7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十三期。和《狗·猫·鼠》一样,是一篇鲁迅与陈西滢等反动文人论战的战斗檄文。

为什么文中反复提到“正人君子”,而且还都加着引号?因为这个称号是北洋政府对陈西滢等人的赞誉。在1925年北京师范大学的风潮中,陈西滢等人坚定不移地站在北洋军阀政府一方,发表大量文章攻击鲁迅和女师大的进步学生。北洋政府为了对他们嘉奖,在《大同晚报》上发文称他们为“正人君子”。鲁迅在文中直接引用这个称呼,表达自己的不屑与讽刺。

什么是“无常”?这是中国人想象出来的一个阴间鬼物的角色,据鲁迅推测,或许得名于“人生无常”之意。在鲁迅的家乡,有迎神赛会的习俗,其热闹程度,我们可以从《五猖会》中略见一斑。迎神赛会上,会有鬼王、鬼卒、活无常出现,其中活无常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既然有“活无常”,自然也有“死无常”了。“死无常”又叫“死有分”“黑无常”,其形象和职能都不招人喜欢,所以连上迎神赛会的资格也没有了。因此,文章标题“无常”,指的就是“活无常”,也叫“白无常”。

2.外在形象

无常被人们喜爱,首先是因为他的颜值高。其实迎神赛会上,所有的鬼物们都是“由粗人和乡下人扮演的”,相貌上的差异应该并不大。所谓的颜值,指的的他们的装扮。赛会上,鬼王和鬼卒们都是穿着红红绿绿的衣裳,蓝脸上还画着鱼鳞,而活无常呢,却是“浑身雪白”的,在一片红红绿绿中就有了“鹤立鸡群”的感觉,于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活无常就凭借着自己清新的装扮、肃静的颜色在一众大鬼小鬼之中胜出了。

那活无常具体的形象究竟是怎样的呢?作者给我们介绍了一幅《玉历钞传》中的画像。“身上穿的是斩衰凶服,腰间束的是草绳,脚穿草鞋,项挂纸锭;手上是破芭蕉扇,铁索,算盘;肩膀是耸起的,头发却披下来;眉眼的外梢都向下,像一个‘八’字。头上一顶长方帽,下大顶小,按比例一算,该有二尺来高罢;在正面,就是遗老遗少们所戴瓜皮小帽的缀一粒珠子或一块宝石的地方,直写着四个字道:‘一见有喜’。”

这是个令人恐怖的鬼吗?他是多么活泼可爱啊,教人如何不喜欢他呢?

3.内在品格

然而活无常受到人们的喜爱,仅仅是因为他独特的、可爱的外貌吗?并非如此。请注意文章中鲁迅先生独立成段的这个句子:然而人们一见他,为什么就都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呢?究竟为什么呢?

因为乡下人——被陈西滢等人称作“下等人”的这些人,包括鲁迅在内,都知道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阳间没有公道,公正的裁判在阴间!阳间是由谁来主持公道的呢?是所谓的“教育界公理维持会”,可是他们所行之事,却是疯狂地压迫北京女师大学生和教育界的进步人士,谈何公正和公理呢!

无常是鬼物,可是这鬼物比起某些人来,却是“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爱的”。你看目连戏里的无常,多么有人情味儿!阳间的一个癞子因为得了伤寒病,又被庸医误诊,才吃了两服药,就“两脚笔直”了。无常奉命到阳间索他的命,看到他的母亲哭得可怜,就自作主张“暂放他还阳半刻”,可是哪里想到,阎王爷认定他是收了人家的钱徇私舞弊,所以把他捆起来打了四十板子。即使受了冤屈,他也觉得自己并没有错,义正词严地唱道:“那怕你,铜墙铁壁!那怕你,皇亲国戚!……”文章中直接引用戏词,让一个有人性、有爱心的善良可爱的无常栩栩如生。

迎神赛会上的无常,也是很可爱的。赛会上有“送无常”的表演,总是他跟着一个捧了一盘饭菜的小丑角色走,他要去吃,人家却不给他。——这是人们在和无常开玩笑。“因为他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情——要寻真实的朋友,倒还是他妥当。”这句话是针对那些满脸鬼气的人来说的。

4.深刻主旨

所谓“鬼气”,就是虚伪阴险之气,例如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所谓“人气”,就是有人情,无常虽然是鬼,却是讲人情的。在鲁迅笔下,无常是作为反对封建统治者的审判者形象出现的,代表了受压迫人们的心声。他讲的是最真实的话,做的是最真实的事,表现了所谓的“下等人”惩恶除暴、赏罚分明的愿望,也表现了作者对公正和人性的渴望。

相关文章

十款化学教师常用教学软件工具推荐:助力教学收藏必备

365betmobileapp 07-18

兖字成语接龙词大全,包含兖字的成语

365betmobileapp 06-30

蒋牧童 的专栏:砂糖教室

365bet不能提现 07-31

杨瀚森、赵维伦等12人入选U19男篮世界杯中国队名单

365beat网址 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