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的1948年12月1日,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率副主席发布公告,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新的统一货币?——人民币从此诞生。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笔者杨琦(松江区九里亭街道侨眷)曾在华东地区解放区江淮、华中、北海印钞厂从事设计、雕刻和制版工作,是第一套人民币拾元币的设计者和人物形象原型。
早在1948年年初,有关第一套人民币发行的筹备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山东解放区的北海银行及所属的北海印钞厂是唯一拥有铜版雕刻制版、照相制版、凹版凸版印刷技术的印钞厂。
1948年3月下旬,北海银行发行局长杨秉超召回了在胶南县红石崖工作的我。在山东五莲山西北的一个小山村,杨秉超局长向我和翟英下达了设计、刻制人民币的任务。当时在印钞厂掌握雕刻技术的有三人:朱介生、翟英和我。朱介生于1947年去了东北,当时尚未返回。
杨局长说:“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央财政经济部,并准备成立总银行,统一发行货币,董老(当时军内对董必武同志的尊称)任部长,决定由北海印钞厂参与设计、制版、印刷人民币任务。”
人民币和所有中国的钱币一样,主要是在中国人之间进行交换和流通,所以票面上的行名和所有符号必须使用汉字来表达。汉字的计数有大写和小写之分,大写繁杂、端庄,用于票面正面中心显著位置或票面四角,小写一般用于年月日,背面一般用阿拉伯国际通用数字表示。在设计上既要有时代精神,又要有多样风格;既要朴素大方,又要反映当代风貌、民族特色。
杨局长接着又说:“经领导研究,由你们两人先设计一款拾元币,要认真细致,但是得抓紧时间,整个形势的发展,要比想象的快得多。同时要严格保密,这次任务是党中央领导做出的决策,由有关领导内部布置,尚未公开,所以要特别做好保密工作。要完成这次重要任务,你们一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希望你们要想法设法加以克服,困难对人的意志是一种考验,亦是智慧的锻炼。如有需要领导帮助解决的,我们一定会帮助你们。”
随后,杨局长把一张卷起的白纸交给我和翟英,白纸上用毛笔写有好几款“中国人民银行”的字样,其中有一款是用红笔勾画出来做范本的。事后得知,“中国人民银行”这六个字是董老的墨宝。
我们向杨局长表态一定坚决完成任务,尽快把草稿、草图拿出来。
送走杨局长以后,我们就着手思考拾元币的设计草案。经过反复思考,商量和阅读当时的书报、文件,主要是毛泽东同志的有关文章,终于悟到了应该采用工人和农民的图案。中国共产党的党旗是斧头和镰刀紧密结合在一起。如果把它们分开,放在工人和农民手中不合适也不严肃。后经再三研究,最后决定选用铁锤、锄头象征工农联盟。工人农民手中还紧握着枪,一手拿枪,一手扛铁锤、锄头、以反映当时的战争环境。设计草图方案形成后上报给了杨秉超局长,数日后领导批准了这一设计方案。
杨局长对我们说,经领导研究基本同意我们所报的设计方案,并说主景草图选用工人农民立意很好,歌颂了工农劳动大众,符合大方向,符合时代精神。如果把工人农民手中的枪去掉,只要铁锤、锄头这样就更好啦。
由于当时没有有关资料,更没有照相机,我们希望领导能够帮助请一位画师,画一幅工人和农民的人像素描画。后来杨局长来时(好像还有副局长王志成)带来一位姓李的同志,经介绍是位画家,擅长人物肖像素描。由于我本是工人出身,而翟英是农民出生,为了保密起见,领导责成就由我和翟英分别担任工人和农民的模特,并约定老李第二天再来。
翌日,老李带了绘画画板等工具,单独来到我们住的村子,向房东借了一间偏屋,山区的房子比较低矮且没有窗户,室内采光极差。无奈,头戴工作帽、肩扛铁锤的我和戴竹斗笠、抗锄头的翟英只能站在门外露天场地上当模特,这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平日里出操列队的功夫现在倒可以用上了。每个动作姿势要反复多次,经过数日描绘、修正,一幅神形俱佳的工人和农民的肖像画绘制完成了。这年我23岁,翟英24岁。如果画家老李现在还健在的话,已是九十左右的老人了。
工人和农民的肖像画绘制完成后,应该在铜版上进行雕刻了。但是,这是解放潍县的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着,印钞厂的机器物资,雕刻用的工具和用具,尚在千里之外的胶东昆嵛山里埋藏着。怎么办?不能等!把后面一些可以做的工作先做起来。没有刻针、刻刀就想办法自己动手改制,我们到洪凝小街(现为五莲县址)去买了多种型号的缝衣针,装上木条柄,又向房东老大娘买了一点纳军鞋用的“鞋底线”扎紧,这样就可以凑合使用了。没有刻刀咋办?买到一柄“洋伞”钢骨和自行车的废旧钢丝,改制成刻刀。但是由于这些钢丝没有钢火,我们试着用清水淬火,可是太硬不能用。用油淬火太软还是不能用。没有办法,最后只能到洪凝街上一个小铁匠铺,请老铁匠帮助改制成刻刀毛胚。说明来意之后,老铁匠要我们把钢丝留在那里,第二天去拿。
第二天我们去取,经试用,刻刀锋利了,基本符合要求。老铁匠说道:“昨天之所以要你们第二天去拿,是因为我晚上要利用铁炉内的余温,进行回火处理。”我和翟英拿着刻刀非常高兴,我们要付钱给老铁匠,可他无论怎样也不肯收。经再三说明这是解放军部队上的纪律,如不付钱就是违反纪律,是要受处分的,最后老铁匠只是象征性收了一点。
我们拿回自制的刻刀后配上木柄,用七九步枪的子弹壳,将刻刀和木柄固定牢就可以使用了。后来我俩又到旧货市场去淘旧三角锉,把旧的宽锯条改制三角刮刀、铲刀,之后郭琪良,王静等同志都是用这种办法,解决了解放区雕刻制版工具奇缺之苦。
我们除了积极准备雕刻拾元人民币上工农画面的主景,同时还要设计币面四周的花边图案、装饰等。拾元币面的门花和角花的装饰,一开始是在一户农家劳作时看到的一幅吉祥如意图画,因为当时在劳动没有引起太多注意。后来我去参加地方党委召开的一个会议时,在洪凝北街一户人家(召开会议的地方)又看到了一幅同样的吉祥如意图。
吉祥如意是中国各族人民对美好前景的向往和祈盼。每逢新春佳节,人们总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一些年画的艺术家把“吉祥如意”形象地融合在各种年画中,河南的朱仙镇、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山东的潍坊等地区的年画上,把吉祥如意与灶神、门神、财神、赵公元帅等融合在一起,绘画出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图案,把一个春天点缀得生机勃勃,热闹非凡。
我们努力尝试着把这种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意境运用在第一套人民币拾元币的图案装帧上,表示对第一套人民币的良好祝愿,让吉祥如意常驻人间,朝夕与人民相处。
这个图案的设想同样收到杨秉超局长的赞扬,这给了我们极大的鼓励和支持,我们的信心更足了。
从4月初开始接受设计刻制第一款拾元人民币已经一个多月了,设计绘制了票面的图形,绘制了票面的图形,绘制了主景图案。花边装饰、中心图案这些都是在五莲县洪凝附近的小山村中完成的。可以说,山东五莲县的洪凝是第一套人民币拾元币的孕育之地。为了适应新形式发展需要和大规模恢复生产的要求,领导决定将北海印钞厂各分厂先后迁移至临朐县东南的辛寨。在北海银行发行局驻地附近选址,恢复生产、雕刻、制版和凹印,厂定在临朐县辛寨附近的朱位村。
从五莲县洪凝到临朐县的朱位村约100余公里,按平时正常的行军速度需走五六天。我和翟英这次从五莲到临朐朱位,受到领导的特殊照顾,乘上了战场上缴获的美国支持蒋军打内战的军用卡车,我俩都是第一次乘坐这种十轮大卡车,激动的同时也有着和前线战士一样的胜利感、自豪感。100多公里的路程用了不到3个小时就到了。
随着东北技术骨干的回归和新生力量的补充,朱位村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生机勃勃的印钞基地。以中国人民银行名义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从这里走向解放区,走向全中国。
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是迎接新中国诞生的一项重大措施,在人民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经济恢复重建中,第一套人民币发挥了重要作用。